液化石油气钢瓶,也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“煤气罐”,因其盛装的液化石油气易燃、易爆,若使用管理不当,会引发火灾、爆炸事故。
目前,我省市场上约有200万只液化石油气瓶。长期以来,气瓶充装市场不同程度存在着交叉充装、倒气、超期报废钢瓶继续流通使用、液化气贩子监管难等问题,埋下了很大安全隐患。当气体燃爆时,也往往为事故的责任界定增加了难度。
今年,省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进液化石油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,通过为气瓶加装智能角阀,实现智能共享。从制造到检验,从气体充装到日常监管,各环节数据准确记录在“智能脑”里,伴随气瓶使用终生,使每只气瓶都拥有了一张独一无二的“身份证”,确保气瓶使用更加安全,实现气瓶制造、充装、检验等数据可追溯。
截至11月底,全省已有43万只气瓶纳入追溯体系。省市场监管局确定了全省液化石油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划,气瓶充装站的烦恼将尽快解决:争取在年底前,全省建立信息追溯平台的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单位数量达到100%、气瓶和充装单位数量达到50%;明年6月30日前,全省基本建成液化石油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做到存储与公示信息可追溯、可交换、可查询和防篡改,实现气瓶来源可查、流向可追、责任可究。
同时,按照职责分工,加强数据整合与互通,开展联合检查与执法,合力推进液化石油气瓶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,努力建立齐抓共管、多元共治的长效管理机制。